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安徽实施五大工程补齐排水防涝短板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月27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已经下发专门的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大城市能有效应对30—50年一遇降雨、中小城市能有效应对20—30年一遇降雨的标准,实施五大工程补齐排水设施

8月27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已经下发专门的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大城市能有效应对30—50年一遇降雨、中小城市能有效应对20—30年一遇降雨的标准,实施五大工程补齐排水设施短板,力争五年时间总体消除城市内涝重点隐患。

总体消除城市内涝隐患

按照要求,9月底前各市完成城市排水防涝重点项目建议书编制。各地要及时修编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结合气候特点,合理确定城市排水管渠、泵站建设标准,以及城市内涝治理标准,明确排水分区和排水出路,充分利用和恢复城市河湖水系,规划超标雨水调蓄和行泄通道。

根据目标,全省将按照大城市能有效应对30-50年一遇降雨、中小城市能有效应对20-30年一遇降雨的标准,迅速实施城市积涝点综合整治,进一步排查城区下穿立交桥、低洼地、地下空间、隧道涵洞等设施,确保明年汛前发挥作用。

坚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统筹新老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综合自然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通过五年努力,总体消除城市内涝隐患,建立完善“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滞削峰、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实现河湖水系自然连通

省住建厅提出要根据城市排水防涝问题“病灶”,着力实施积涝点综合整治、排水管渠泵站改造提升、行泄调蓄建设、源头减排、信息化建设等五大工程。

其中,加快实施城市雨水管渠建设提升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修复或改造错接混接、破损堵塞的排水管网,提高城乡接合部雨水管渠覆盖率。优化雨水口和排放口布设,对自排不畅或排涝能力不足的,要进行泵站改造提升,提高机排能力;对外水顶托现象突出且暂不具备改善条件的,建设大型排涝泵站。

有序利用城市河湖水系等作为汛期涝水调蓄行泄通道,统筹纳入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细化雨洪行泄和调蓄工程计划,合理布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系统开展城市水环境治理,实现城市河湖水系自然连通;实施河道整治工程,减轻不利河势河段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压力;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及生态修复,加快恢复城市原有河湖沟塘等调蓄水面,有效治理外洪侵袭,消除外洪影响。

生态修复“增绿留白”

源头减排上,全省将加快雨水渗透及利用改造工程,完善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公园和绿地、道路和广场等“三类海绵体”以及水系水环境的源头减排措施,结合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增绿留白”,保留天然蓄滞洪区。

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因地制宜地使用透水性铺装,增加下沉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等,控制雨水地面径流;严格管控措施,凡新区建设以及老城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全部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落实到位。

此外,安徽要求各地落实新基建要求,加快建立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信息系统,在排水设施关键节点布设必要的雨量计、液位计、流量计、视频监控终端,加强城市下穿立交桥、地下空间、隧道涵洞等重点设施的视频监控。(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实习记者 陆珊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合肥晚报

文章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xxxtgc.cn/zonghexinwen/2020/0828/650.html



上一篇:金农工程
下一篇:75.34亿东莞市各镇街东江下游片区水污染综合治理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 | 信息系统工程编辑部| 信息系统工程版面费 |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发表 | 信息系统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