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系统工程》栏目设[06/28]
- · 《信息系统工程》收稿方[06/28]
- ·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方[06/28]
- · 《信息系统工程》征稿要[06/28]
- · 《信息系统工程》刊物宗[06/28]
中国汉字往事:计算机时代,谁阻止了中国汉字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987年.十三大召开,工作报道的字数长达三万多字。为了报道这一举世瞩目的会议,全国报社都枕戈待旦,只要前方的电讯稿送到后,就立刻排版印刷特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出版
1987年.十三大召开,工作报道的字数长达三万多字。为了报道这一举世瞩目的会议,全国报社都枕戈待旦,只要前方的电讯稿送到后,就立刻排版印刷特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出版速度最快的不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顶尖报社,而是才复刊不久的《经济日报》。依靠王选研发的华光三型激光照排系统,《经济日报》收到新华社的电讯稿后,仅20分钟就完成了整个排版工作,而其他使用铅字印刷的报社最快也要几小时才能完成制版。
从零起步到实现绝对反超,从产业断代到奋起直追,《经济日报》这短短的二十分钟背后,却是王选花费数十年书写的一段关于中国汉字的故事。
01
第二次汉字危机
「中国人用的汉字,能适应计算机时代的发展吗?」
2020年的当下,如果谁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无疑会被广大网友们视为哗众取宠。而在三十多年前,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术性问题,很多科研专家们都为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号上发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一文,他认为,「中国文字衍形不衍声,以致辨认书写极不容易,音读极难正确。这一层近二十年来很有人觉悟;所以创造新字,用罗马字拼音等等主张,层出不穷。」
谁也想象不到,在过于激进的「废除汉字论」诞生并被否定的几十年之后,汉字迎来了第二次生存危机。
上个世纪70-80年代,国企的办公室都有一个讲究,每一张办公桌上都要有一块巨大的玻璃板垫着用来写字。
「据说只有垫着玻璃板写出来的字,笔锋才硬朗、字体才挺拔。」
那时,汉字简化方案也已经推进到了第二版,虽然过度简化的字体在当年造成了一定混乱,但不得不说在简化字的加持下,我国的识字率从建国之初的不到20%上升到了66%左右。
但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背景之下,暗流却早已悄然涌动。70年代的中国印刷业,依旧采用的是「铅与火」的铅字印刷,排版车间里工人需要在极其繁杂的铅字架中来回走动,把文稿所需的铅字一个个从架子上找出来,然后放到铅字盘里进行排版。这种排版方式能耗大、劳动强度高、污染严重,且出版速度极低。往往一本书想要出版,需要花费一年左右。
极低的排版速度和极高的印刷成本,意味着除了报社以外,基本没有单位能拥有即时印刷能力。
可能70后或者部分80后都会有这个记忆,当时的考试试卷都是老师用简易油印机印刷出来的,每次考试时教室里都会有一股浓重的油墨味,手掌与试卷接触的部分都会一片漆黑。
在同一时间,我们把视线投向大洋彼岸。西方的印刷技术,早已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1912年,美国人艾拉·华盛顿·鲁贝与德国人卡斯帕·赫尔曼,发明了第一台转轮胶印设备,将印刷速度从铅字印刷的极限每小时4000张提升到了每小时8000张。1949年,西方国家发明了光学照排技术,排版时整字直接模制在胶片上,利用照相方式曝光成像。1965年,德国发明了电子照排技术,用阴极射线管取代了原有的光学制版,世界印刷业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时代。
70年代的中国,在基础工业完成从无到有之后,各项产业都在搞技术升级,出版行业也不例外。其中沈阳7212厂率先突破了胶印技术,并很快推广到了北京新华印刷厂。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印刷的效率问题解决后,整体效率的提升却卡在了制版上。
当时最先进的照排技术名叫:阴极射线管成像型照排系统。
该系统的原理现在看并不复杂:将需排的字符编码记录在穿孔纸带、磁带等存储介质上。排版时将它装入输出控制部分,经过处理输出到阴级射线管组上,并在感光材料上成像,成为制作印版用的底片。
这套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系统,遇到了大麻烦。
当时,字符的编码方式主要是黑白线段法和轮廓法。这两种编码方式有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每一个字符需要占用极大的存储空间(以当时标准来说)。但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大部分的文字仅由20到30个字母组成,哪怕每个字母安排10种字体,数据也不会大到哪里去。
文章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xxxtgc.cn/zonghexinwen/2020/0909/690.html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 | 信息系统工程编辑部| 信息系统工程版面费 |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发表 | 信息系统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