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信息化促进管理能力和机制创新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1月16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信息化观察网联合中国信息协会传媒中心承办的“2017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在京召开,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出席会议。信息化新

11月16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信息化观察网联合中国信息协会传媒中心承办的“2017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在京召开,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出席会议。信息化新形势下业务与信息化部门如何协同、融合形成合力,解决好新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

一、信息化和业务管理融合发展机制

1,业务管理和信息化的融合机制

以前CEO或业务部门决定业务改革创新的方向、 路线,CIO或信息化部门负责系统开发、维护。而现在“互联网+”、服务外包的趋势引导变化,业务、技术部门的专长、视角在相互双向延伸。

我们关注并且鼓励跨界融合,业务部门要多考虑技术的问题,要站在对方或者更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能光是业务、技术,还得看整个企业,整个部门的发展方向上考虑这个问题,现在也是逐步能够做到了。

责任分工基于现行规制,谁来决定怎么做,谁担起主要责任是个问题。同时还有一个看法,现在发展有两个方面,有的决定是不是还需要有CIO,是不是还有专门的部门,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合起来的部门,从现在实际操作执行的方面看,完全合起来也不现实,需要有专门的人代表这个部门打交道,至于个别的领导也好,骨干也好,这个都是可以的,但是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还需要专门管理。

2,解决业务改革创新对信息化进程的影响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提到,信息化必须和业务改革、创新密切结合。业务改革往往涉及分工和利益格局改变,业务改革受阻将导致信息系统工程夭折,由于系统开发方案必须配合改革的落地状态,因此CEO或业务部门要为信息化工程提供必需的时间窗口和宽松环境。

3,“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问题

现在在管理方面考虑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或者开放交换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从很多地方了解到,其实现在所谓的信息孤岛,还有信息系统的烟囱林立,互相隔离,没有形成一个整理。这里面因素基本上都不是技术的原因,如果想做到这一点,不用说新技术,传统的技术也都可以做到,实际上我们听下来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是思想守旧,只顾保守本部门局部利益。第二个是做决策的人决策凭经验、拍脑袋,而不是凭数据做决策。其次是考核、奖惩不明,缺乏改革动力。制度落后缺乏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机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业务管理的改革创新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要转变思想,进行业务的改革、业务的创新,因为业务管理的改革创新才是主要原因,信息化解决不了问题,流程能解决。换句话讲,意思都是一个意思,业务的运行才是更重要,甚至他们讲决定一切,实际上就是决定性。基本概念就简单讲这些,总的结论就是也没有太大变化,但情况确实是不同了,现在更加需要从整体出发,各自做好的工作,同时更多为对方考虑,把这个信息化顺利的往前推,特别现在这个新技术发展,新技术发展以后带来的一些新的问题。

二、信息网络新技术的应用趋势和问题

1,“云平台”技术的应用及问题

云计算主要是一个概念,就是今后信息化的发展,可能主要是要靠购买服务,就好像现在用电,用水,去电厂,水厂购买服务,基本上是这样的,购享。但云计算本身并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技术,所以我们讲云计算是基本上包含了所有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云计算技术的时候,其实主要的是指云平台的技术,云平台主要是虚拟化技术,目的是提高资源的组织化和利用率,在这个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可以用自动化定义平台的软件,所以现在那些公有云,基本上在两分钟解决好,是非常快,因为开元的东西拿来改进一下,所以能很快做好这些准备工作。

任何一个应用系统开发的时候,一开始应用的面不大,但是越运用越大,如果你把现在的设备考虑五年,十年买回来,到那个时候又过时了,如果说是经费不允限报,特别是政府部门,你没讲清楚就麻烦了。我们自顶向下设计,自底上开发,凡是这样做,规模不用大就不用买很多的设备,不用搞很多的基础设施,随着发展逐步的扩大,因此云平台的可扩容性对于系统开发是非常好的,你小的时候就少弄一些东西,等规模起来再扩大,现在云平台价格比较低廉的服务器就能适应开发的要求。

文章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xxxtgc.cn/zonghexinwen/2020/1014/840.html



上一篇:产业人才能力标准:工业和信息化人才评价系统
下一篇: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专业介绍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 | 信息系统工程编辑部| 信息系统工程版面费 |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发表 | 信息系统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