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合肥将启动城市生命线三期工程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万分之一浓度的微小燃气泄漏,能快速定位出问题管线;0.3升/分钟的微量水管泄漏,可溯源到离泄漏点偏差不超过1米…… 9月23日,记者从市城建部门获悉,为了让合肥变得更安全,已

万分之一浓度的微小燃气泄漏,能快速定位出问题管线;0.3升/分钟的微量水管泄漏,可溯源到离泄漏点偏差不超过1米……

9月23日,记者从市城建部门获悉,为了让合肥变得更安全,已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全市规划新增6万余个城市高风险监测点。未来,将推进主城区和新建城区监测预警能力全覆盖,并延伸至区(县)重点区域。

举措: 8.5万套“监护仪”感知生命线

城市生命线,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工程。如何才能把城市设施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近年来,合肥坚持科技赋能,聚焦预防燃气爆炸、桥梁事故、路面坍塌、城市内涝、大面积停水停气等重大安全事故,分期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探索出城市生命线安全发展的“合肥模式”,有效提升了城市安全韧性。目前,“合肥模式”已在北京、深圳、武汉等全国30多个城市和新加坡等1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推广。

2015-2021年,通过投资约10.5亿元,实施城市生命线一、二期工程。覆盖51座桥梁、822公里燃气管网、760公里供水管网、254公里排水管网、201公里热力管网、14公里中水管网、58公里综合管廊共2.5万个城市高风险点,布设100多种、8.5万套前端感知设备,透彻感知各类型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行状态。

成效:

合肥安全风险防控更“踏实”

监测数据每天多达500亿条、平均每月有效报警92.8起、准确率达90%以上……

在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管理处处长李家富手边,有一份权威的最新大数据。可以看到,当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运行后,全市监测范围内的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约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约提高70%,这意味着合肥在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上更“踏实”了。

依托合肥城市生命线工程,汇聚全市风险隐患点、危险源、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防护目标信息,全面梳理、辨识、分析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的交叉耦合风险,绘制了“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比如,一环老城区和省市政务区燃气管网总里程7700公里,系统精准识别出高风险线路822公里、风险点20万余个,采用空间风险量化模型部署2.4万个监测点,实现科学全面防控。

依托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状态,根据监测报警和日常积累数据,描绘城市安全运行画像,变“突击式”体检为“常态化”体检。系统上线前,合肥市桥梁一般1-2年全面检测1次,现在全天候不间断监测,每天2次综合评估,大大降低了风险发生概率。

运用智能化预警模型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异常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科学研判,及时推送风险类型、等级、发展趋势和具体位置等预警信息,将风险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通过模型算法,万分之一浓度的微小燃气泄漏即可快速定位泄漏管线、0.3 升/分钟的微量水管泄漏即可溯源到泄漏点±1米,改变了传统排查式开挖无序低效现象。

布局:

主城区和新建城区预警全覆盖

南艳湖畔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来自全市桥梁、主干管线的数据,每天不间断实时汇总进入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在这里,城市安全隐患可以“一网打尽”,一旦出现异常便会预警。

“合肥市高度重视城市生命线的安全,依托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应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稳定,合肥围绕“大产业、大安全”推动实施安全科技发展战略,促进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联手,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新样板。

合肥市拥有重要桥梁224座、地下管线总长超过3万公里、已建地下综合管廊58公里,风险易发依靠传统人工检测手段难以做到快速、精准的发现,容易让“小患”积成“大祸”。随着城市生命线一、二期工程的收官完成,可以有效保障监测范围内的桥梁、供水、燃气及热力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避免造成城市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提升城市居民幸福生活指数。

唯前行,不止步。目前,合肥已经启动了城市生命线三期工程前期工作,目标是推进主城区和新建城区监测预警能力全覆盖,并延伸至区(县)重点区域。全市规划新增6万余个城市高风险监测点,进一步织密风险防控网。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文章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xxxtgc.cn/zonghexinwen/2021/0924/1286.html



上一篇: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校企合作智能财税工场第三期
下一篇:“不便展示”的飞行器究竟是啥揭示中国超尖端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 | 信息系统工程编辑部| 信息系统工程版面费 |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发表 | 信息系统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