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推广脑卒中急性期救治技术,落实百万减残工程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多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下,在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专家、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国脑卒中救治特别是急性期的救治工作取得明

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多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下,在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专家、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国脑卒中救治特别是急性期的救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面,我简要介绍全国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工作进展。

一、规范开展脑卒中早期再灌注治疗意义重大。

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数量中位居首位。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最有效治疗手段,《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等指南、规范均强烈推荐开展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率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组织开展的全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溶、取栓工作专项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溶栓率仅为0.94%,尚不足1%,2015年仅有0.45%的患者接受了动脉取栓治疗。而发达国家同期的溶栓率和取栓分别高达约10%和3%。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因脑卒中导致的死亡和残疾高居居民死残率第一位。

二、多措并举,推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工作

我国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推进缓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院前卒中识别率低、院前就医延误,院内绿色通道不通畅,救治流程不完善、脑卒中救治关键技术未常规开展等。

十年来,全国各医疗机构专家和医务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聚焦目标,狠抓落实,有力推进了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工作:

一是全国医疗机构内广泛推行由神经内外科、介入、影像、康复等相关科室共同参与规范化的卒中中心的建设,持续开展溶栓和取栓技术培训;

二是各医疗机构推行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创制卒中急救地图工作体系。大幅优化缩短卒中患者特别是急诊患者到院后的诊疗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120急救系统与医院急诊系统的信息交互平台,实现患者信息流的顺畅流转,显著缩短了卒中救治的院前和院内时间;

三是组织发行《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规范开展溶栓、取栓技术的推广培训和质量控制。自2013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连续邀请脑血管病防治领域知名专家编写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系列指导规范,并于2018年正式出版发行《中国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启动“规范指导临床”行动,依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等规范、指南,在全国范围持续开展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脑卒中防治关键技术的规范化推广培训和质控工作,推动技术开展的同时提高了脑卒中同质化救治水平。

四是全国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及脑血管病领域专家、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组织开展脑卒中防治知识宣教工作,充分利用世界卒中日宣传周等活动,提高了群众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和卒中早期症状知晓率。

通过一系列努力,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据中国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开展溶栓的单位达到982家,其中567家常规开展。开展取栓的单位达到459家,其中182家常规开展。2020年全国562家高级中心、1081家防治中心共完成溶栓治疗17.35万例,取栓治疗4.16万例。2020年较2010年,静脉溶栓例数增长36.8倍。2020年较2015年,介入取栓例数增长19.61倍。我国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率和取栓率分别达到约5.6%和1.4%。溶栓率较2010年国家卫健委调研数据增长5.96倍,取栓率较2015年增长2倍多。

三、关注院前,进一步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率

以“立足防治中心、提高基层有效转运、扩大基层宣教”为重点,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卒中的早期识别能力,全面推进基层医务工作者卒中识别和有效转运能力,不断提升基层卒中诊疗水平,建立县-乡(镇)-村一体化的卒中识别及有效转运救治的长效机制,突破卒中救治瓶颈,为分级诊疗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结合我国脑卒中防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不能常规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取栓治疗。加快培养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脑卒中防治人才队伍,为落实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的贡献重要力量。

谢谢大家!

本文系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于10月28日在2021年世界卒中日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xxxtgc.cn/zonghexinwen/2021/1031/1312.html



上一篇:陕西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中高及工程师职称评审
下一篇:宣城绩溪:多措并举把好基础信息关 管好惠农补

信息系统工程投稿 | 信息系统工程编辑部| 信息系统工程版面费 | 信息系统工程论文发表 | 信息系统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18973173142(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